近日,中國中藥協會組織召開了《無公害人參藥材及飲片農藥與重金屬及有害元素的最大殘留限量》團體標準新聞發布會,該標準由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起草。
該標準研究團隊在吉林省、遼寧省、黑龍江省等人參主產區先后收集196批次的人參藥材及飲片樣品,基于十余年的研究和實踐數據,對比國際主流市場標準制定出人參藥材及飲片產品168種農藥的殘留限量及5種重金屬及有害元素限量標準。該標準的建立與發布,提升了中國人參的品質,以及在世界人參市場上的影響力與美譽度。
人參團體標準的建立以倡導高品質的無公害人參藥材與飲片為出發點,數據詳實,分析合理,具有行業可操作性與復制性,在補充了國內標準空白的基礎上,對全行業發展無公害人參的種植、加工、檢測起到了正面導向作用。
研究團隊負責人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所長陳士林表示,該標準規定了42項農殘為必檢項,9項農殘必檢項高于國家標準《地理標志產品:吉林長白山人參》的限量規定,31項農殘必檢項達到國際限量標準。該標準是在“無公害中藥材生產技術體系”研究基礎上完成的?!吨兴幉臒o公害生產標準操作規程》具有廣泛的示范意義,將為我國無公害中藥材生產和中藥產業發展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和經驗參考。
張伯禮院士表示,標準工作組所研究起草的無公害人參團體標準,在對比國際主流標準的前提下,以大量的實踐積累做支撐,是一套切實可行的高品質人參團體標準。同時呼吁政府相關部門繼續加大支持力度,科研人員繼續加強研究,幫助藥農和藥企生產更多放心的中藥材及飲片,充分發揮中藥的療效與作用。